查看原文
其他

中新社首任社长金仲华:70年前提出的新闻理念就很“潮”

戴梦岚 庖丁解news 2022-03-17

今年4月1日是杰出的新闻工作者、国际问题专家、著名社会活动家、人民外交家、中国新闻社第一任社长金仲华先生诞辰114周年。

金仲华先生在四十年的新闻生涯中,形成了极具个人风格的新闻思想,对当下“讲好中国故事”和传统媒体转型发展仍有启发意义。  
值此金仲华先生诞辰来临之际,小牛特撰文两篇,分别于今明两日推出,以纪念这位新闻大家!



▲金仲华雕像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揭幕,康玉湛摄


2020年12月24日,杰出的国际问题专家和人民外交家金仲华雕像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落成。


其实,金仲华先生还是著名的新闻人他是邹韬奋眼中倚马可待的“文坛大将”,是宋庆龄“最信任的人”,被巴金誉为极具人性魅力的“吸铁石”,伊斯雷尔·爱泼斯坦称他为“知识渊博的国际主义者”……


从金仲华1928年应聘为商务印书馆《妇女杂志》助理编辑,至1968年“文革”时含冤离世的四十年时间里,从未离开过新闻事业:他早年主编过《妇女杂志》《世界知识》,曾在塔斯社上海分社担任编译工作,协助邹韬奋创办《生活日报》,主编《永生》周刊。


抗日战争期间担任香港《星岛日报》总编辑,协助宋庆龄主持“保卫中国同盟”,参与创办香港中国新闻学院,协助胡愈之领导国际新闻社,还担任了香港《华商报》的编委会成员。抗战后期奉中共地下党指示进入美国新闻处担任译报部主任。


▲金仲华1927年从之江大学毕业时的照片,翻摄自《金仲华传》


解放战争期间,曾主编新华社香港分社出版的《远东通讯》(英文版);1949年,随解放军接管上海,担任《新闻日报》社长兼总编辑;1951年,宋庆龄领导的中国福利会创办对外宣传英文刊物《中国建设》,宋庆龄指定金仲华任负责人


1952年,金仲华被任命为中国新闻社第一任社长。尽管此时金仲华已是上海市副市长,还担任了多种社会兼职,但他总会抽出时间听取中新社工作汇报,提出报道要求和建议,并担任这一职务直至去世。


金仲华先生一生经历丰富、著述颇丰,形成了有自身风格的新闻思想,特别是作为新中国第一代对外传播工作者,在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方面有独到见解


▲金仲华在写作,翻摄自《金仲华传》


一、创新报道形式


金仲华首创在中国报刊中使用时政地图(或称新闻地图),这样地图与报道相结合,使读者能够对国际形势、战场态势一目了然。


这种地图省去了无关的地名、山河,根据文章需要增加图案、符号,还可以加上漫画和简短的文字说明,受到读者的欢迎。


▲金仲华指导胞妹金端苓绘制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形势图》,翻摄自《金仲华传》


金仲华还培养胞妹金端苓学习制作时政地图。1943年,金仲华和金端苓在桂林出版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参考地图》,成为读者了解二战形势的重要参考书。


1946年解放战争期间,金端苓在金仲华的指导下,根据中共提供的资料,绘制了《国民党军进攻解放区态势要图》,周恩来看后对金端苓赞许地说:“地图专家,毕竟是专家嘛!”这幅图后来刊发在中共刊物《群众》上,起到形象宣传革命思想的作用。


二、重视改进文风


在金仲华的新闻工作生涯中,改进文风是他一直关心的问题。他是国际问题专家,但他撰写的国际新闻引人入胜,能让读者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印象深刻,用他的话说,“要使国际问题通俗化”。


金仲华说:“写文章最重要的是要让人读得下去。”“写文章像做人,也要平易近人。”他十分看重标题的作用,强调开篇尽可能写得生动一些。这在他自己的许多作品中都有所体现。


如1936年1月1日他发表的《战神在世界的迈步》一文,总结1935年的国际形势。


当时二战尚未爆发,但金仲华已从日本、德国的种种部署中嗅到世界大战的气息,文中写道:“在过去的一年里,整个世界是在战神的威胁下喘息着”,该文的三个小标题分别为:“战神的鼓手”“喝血的绅士”“死神的贩子”,形象概括了当时波诡云谲的世界局势。


▲金仲华保存的宋庆龄送给他的肖像画,翻摄自《金仲华传》


1945年8月,毛泽东、周恩来到重庆与蒋介石谈判。当年9月6日晚,毛泽东、周恩来和王若飞三人来到宋庆龄重庆寓所做客,宋庆龄以盛宴招待,金仲华作陪。


宴会结束后,毛泽东紧握着金仲华的手说:“这几年《世界知识》停刊了吧?这本杂志办得很好,深入浅出。前些年我在延安经常阅读,启发很大,希望你继续把它办下去。”金仲华听了很受鼓舞,说道:“我正计划到上海去复刊,一定不辜负毛先生的期望。”金仲华文章的感染力和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


金仲华走上管理岗位后,对所在新闻机构的文风依然抓得很紧。1938年,他经时任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主任廖承志推荐,受聘担任香港《星岛日报》总编辑。


《星岛日报》是著名华侨胡文虎创办的,但早期办报水平不高、销路不畅,胡文虎经熟人介绍找到廖承志,希望他推荐一位得力的总编辑人选,廖承志立马想到了金仲华。


金仲华上任后,邀请邵宗汉、羊枣、戴望舒、穆时英等名家坐镇编辑部,在报道内容上突出抗战,并配以精彩的评论,使《星岛日报》成为宣传抗日、传播进步思想的阵地,发行量与日俱增,胡氏父子也十分满意。


老报人徐铸成那时也在香港《大公报》任职,同金仲华熟识。他晚年在《报海旧闻》中回忆说,当时从政治态度上看,《大公报》立场中间偏右,而《星岛日报》立场进步,受到青年欢迎。


但两家报纸在采访、标题、编排方面都是精益求精,每天热心读者和两家报纸的编辑都要把两张报纸放在一起评议比较,看哪家的社论更好、标题更醒目。


▲金仲华1964年12月在日本参加国际记者协会会议,翻摄自《金仲华传》


《星岛日报》的社论还引起《大公报》“三驾马车”之一的张季鸾的注意,有一次张季鸾对徐铸成说:“我看《星岛日报》的社论,尽管有点偏,但偏而不陋,材料很丰富,内容很有深度,你要注意一下。《大公报》的社评要力求写得深一些,不能单凭激情,单凭文章写得漂亮。”


金仲华担任中新社社长后,亦就文风问题多次提出要求。他提倡:


1、短文,短段,短句子。长文章要多一些小标题,这是帮助读者,便利人家看。


2、突出。要使人家看了头一两句就非看下去不可。句子简单明了就自然会突出。


3、不要怕重复,报道要有连续性,要追着新闻去报道。


4、文字方面。华侨读文言较多,侨报社论有的用文言写,还要写到能朗读。有些报纸文章短,句子短,用文言又杂用方言,读起来有节奏。这是未可厚非的,它接近劳动人民。当然,文体问题还可以研究。这方面我们虽不能完全满足,但也应该注意。现在我们的新闻往往和语言还有距离。我们至少要做到:容易读,顺口。可以引用一些侨乡的成语、比喻,这能使人更感亲切,更能吸引读者。


三、善于培养人才


金仲华在办报刊之余,注重提携后进,培养新闻人才。在制作时政地图方面,金仲华除了指导沈振黄、金端苓,还培养了一位青年——后来成为《人民日报》美术组组长、时政地图专家、著名画家的朱育莲。


1947年,金仲华设计、朱育莲绘制的《第二次大战后世界政治参考地图》出版,书中收入文字说明约8万字、地图61幅被读者评为文优图秀、前所未有。


金仲华还在该书序言中热情介绍了朱育莲——“我须要介绍一下本图的绘制者朱育莲君。他没有学过画地图的技术,却因为肯用心学习,在几个月内,就成为一个最优良的绘图者。这本地图的迅速完成,能有这样精细美观的地图,没有他的合作,差不多是不可能的。”


此外,抗战时期在香港,金仲华还参与创办了中国新闻学院,并担任主持工作的副院长。这是一个带有短期速成培训性质的新闻教育机构。


该学院的学生中,有一位名叫钟克夫的青年,受金仲华影响很深。他1940年回到家乡广东新会主编中共地下党报刊《新会战报》,被国民党查缉,为隐蔽起见,改名“钟华”。


解放后,钟克夫担任过《羊城晚报》主任编辑,仍以“钟华”为笔名。1993年,钟克夫陪爱泼斯坦重访新会,爱泼斯坦问他笔名的来由,钟克夫说,这是出于对金仲华老师的敬佩,愿以仲华老师为榜样,坚持战斗,为革命工作。


四、提出关于对外传播的几点原则


1、用事实说话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同宋庆龄商议,由宋庆龄领导的中国福利会创办一份对外宣传的英文期刊,宋庆龄定名为《中国建设》,并指定金仲华担任负责人。


国务院港澳办原主任鲁平早年曾在《中国建设》工作,他撰文回忆金仲华时说:“他一再强调要认真贯彻中央对杂志的既定方针:作为宋庆龄办的一本民间刊物,既要有高度的政治性,又要有高度的艺术性,要寓政治于艺术,用事实来说话,要做到有的放矢,内外有别。他这些话虽不多,但对当时处于复杂环境下的《中国建设》如何正确体现党的政策,指明了方向,使我们做具体工作的人有所依循。”


金仲华为协助宋庆龄办好《中国建设》倾注了许多心血,毛主席1958年在武汉看了这份杂志后说“《中国建设》用事实说话,对外宣传就应该这样做。”


▲1962年金仲华陪同周恩来参观《中国建设》创办10周年展,翻摄自《金仲华传》


金仲华不仅在筹办《中国建设》时坚持“用事实说话”的原则,他对中新社的工作也提出了同样的要求。


他说:“最好的宣传,是使人看不出在宣传;看得出是在宣传的,是最不好的宣传。新闻工作是一种艺术,它通过事实讲话,而不是跟人家针锋相对开辩论会,也不是板起面孔宣传。对资本主义国家的读者进行宣传,更要注意。”“报道时要多讲事实,要有故事性,要多一点人物的活动,有时可用第一人称,要能引人入胜。”



2、重视受众需要,有的放矢做好对外传播


金仲华指出,中新社作为服务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的通讯社,只有向境外媒体提供的稿件被接受了,才能达到对外宣传中国的目的。中新社的稿件是通过华侨办的报纸和读者见面的,华侨报纸不是党报,不是大使馆公报,它是华侨群众办报关心自己的事情。


金仲华很了解华侨,要求中新社对外发稿不能照搬国内的一套。他说:“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环境,不同对象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新闻报道的方式。这需要有高度的技巧——要稳,要灵活,要避免主观。因此要研究各个具体问题的宣传方法,要多分析、研究各侨居地的特点、政治气候以及各具体侨报的态度和读者反映。”


他还强调:“要记得:稿件登不登是人家决定的,切不要以主观愿望代替客观现实。”


▲金仲华上世纪60年代在上海留影,翻摄自《金仲华传》


3、报道面“宽,宽些,再宽些”


金仲华要求中新社参考上海《新民晚报》提出的“短,短些,再短些”“软,软些,再软些”“宽,宽些,再宽些”(报道面宽)。关于文风方面的“短些”“软些”上文已有叙述,下面介绍中新社早期按照金仲华要求拓宽报道面的探索: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新社曾发过《郭琳爽种月季花》(郭琳爽是原上海著名百货店永安公司总经理)、《我的丈夫,我的蜜月》(著名越剧演员范瑞娟写她跟丈夫的新婚生活)等稿件,此类稿件在海外颇受欢迎,但在国内却遭到非议,特别是《我的丈夫,我的蜜月》被指责为“黄色文章”,使中新社受到很大压力。


《我的丈夫,我的蜜月》引发的争论持续一段时间后逐渐停止,这篇文章的组稿人杨煦后来回忆,原来,在那场争论开始后,毛泽东主席到杭州出席一个会议,有人同他谈到关于《我的丈夫,我的蜜月》的争论,他看了该文后说:“报纸上不能天天登‘上甘岭’,也不能天天登‘我的丈夫,我的蜜月’,我看它还不能算黄色文章吧!” 


不久时任中新社总编辑张帆将争论的经过告诉了金社长,金仲华会心一笑,说:“这样的文章有生活,有思想,本来就是一篇好文章嘛!我们中新社不必再有什么顾虑。”


金仲华先生在新闻工作中可供我们学习的优良作风还有很多,如数十年如一日坚持收集整理报刊资料、团结同事和进步知识分子、热情为读者服务等等,本文限于篇幅无法逐一列举。鉴往知来,在“讲好中国故事”愈加重要的当下,回顾金先生这些珍贵的思想足迹,或许对我们走好当下的路有所启发。


参考文献:

[1]白槐.金仲华传[M].上海:文汇出版社,2013.

[2]徐铸成.报海旧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

[3]杨学纯.中外名记者丛书·金仲华[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

[4]李彬、涂鸣华.百年中国新闻人[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

[5]金仲华.短些、软些、宽些

[EB/OL].http://www.chinanews.com/gn/cns60/news/172.shtml

[6]杨煦.对《我的丈夫,我的蜜月》的追忆

[EB/OL].http://www.chinanews.com/gn/cns60/news/134.shtml


作者:戴梦岚

编辑:魏园

实习编辑:彭辉

文中图片翻摄自《金仲华传》,侵删


推荐阅读:
经济新闻如何能“下笔如有神”?请收下这位女记者的Tips
“女神”到“女汉子”:摄影记者的进阶之路
斩获中国新闻界最高奖,他还是闻一多的外孙……
“国家乡村振兴局”将满月,这些机构名称写错重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